×
资讯活动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全攻略,安全无小事!

发布时间:2025-07-03 来源:地知网


在矿山开采的世界里,有一些 “隐蔽灾害” 时刻威胁着大家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正常生产。今天,咱们就来深入聊聊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那些事儿。

一、啥是隐蔽致灾因素?

隐蔽致灾因素就像是矿山里的 “暗雷”,在开采过程中很难直接被发现,但它们却是引发事故的潜在风险源。比如采空区,那是矿山开采后留下的空洞区域,要是没处理好,随时可能塌陷;还有地质构造,像断层、褶皱这些,可能影响岩石的稳定性;地下含水体一旦遇到开采扰动,就容易引发透水事故;边坡失稳和排土场隐患也不容小觑,会导致滑坡等灾害。这些问题要是不及时查清楚并治理,坍塌、滑坡、透水等重大事故就可能找上门来,后果不堪设想。



二、哪些矿山要做普查?

是不是所有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都要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呢?并不是!按照 2024 年 11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KA/T22—2024)要求,小型露天采石场,看看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力学特征怎么样,还要考虑水文地质条件,评估滑坡的风险;检查排土场的地基参数、排弃物料特性,以及周边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影响,排查隐患;用物探、钻探的方法去验证采空区的边界,看看断层会不会导水。

  • 编制普查报告

    报告要把隐患的具体位置、风险等级都写清楚,还要给出治理措施,附上相关的图纸和数据台账,方便查看。并且要重点对露天矿特有的风险,比如边坡岩体冻融、崩塌、排土场滑坡、地表塌陷区等进行专项分析。
  • 审查与验收

    由属地应急管理部门组织专家来审查报告,看看内容是不是真实,技术合不合规。要是没通过审查,矿山就得在规定时间内整改,甚至重新普查。
  • 治理与长效管控

    根据普查结果制定隐患治理计划,优先把像边坡失稳、排土场滑坡、泥石流这些高风险问题解决掉。同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定期进行补充普查,这样才能确保矿山的风险始终在可控范围内。
  • 五、特别提醒!

    1. 禁止 “带病作业”

      矿山没完成普查,或者隐患还没治理到位,可千万不能开展采剥作业。不然,就像是带着定时炸弹工作,随时可能引发严重事故。
    2. 严惩弄虚作假

      有些企业要是在普查中编造数据,或者把工作委托给第三方后就不管了,想着 “一委了之”,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矿山安全监管部门一旦发现,会依法对这些企业进行顶格处罚。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关乎每一位矿山从业者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做好普查工作,让矿山生产更安全!